1.为什么有人要去打卡那些环境简陋又很偏僻的苍蝇馆子?

2.乐山最好吃的苍蝇馆子

3.哪个城市好吃的多啊?

4.为什么苍蝇馆子永远比大饭店的人多?

5.《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厦门的苍蝇馆子,厦门美食攻略苍蝇馆子

1、成都锦里

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被誉为“西蜀第一街”,这里也是成都武侯祠的一部分。

在锦里的美食街,你几乎可以吃到四川大部分的特色小吃,龙抄手、钟水饺、担担面、串串、夫妻肺片、兔头、三大炮等等。

2、广州上下九步行街

上下九步行街是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步行街的合称。

主干道旧建筑以骑楼为主,整条街风格独特,街上除了有各种商店外,还有很多美食店,四围的小巷子里还隐藏着许多老字号的西关小吃店,像宝华面店、陈添记、南信双皮奶、顺记冰室等都在这里。

3、重庆八一好吃街

八一好吃街是在解放碑附近的美食一条街,是吃重庆小吃的首站。

短短百余米的街道上,汇集了重庆所有最著名的小吃美食,小面、汤粉儿、麻辣串、山城小汤圆儿、抄手、豆花、棒棒鸡应有尽有,它还有个地下小吃城。

4、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以十里内秦淮河为轴线,东起东水关公园,西至西水关公园。

这里各种店铺林立,既有特色传统纪念品,也有时尚潮流小玩意。当然少不了各种茶楼饭店、街边小吃,其中“秦淮八绝”值得一尝。除了南京的特色小吃,国内大部分美食街都通用的食品这里都有。

5、成都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是成都现存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

宽巷子可以品碗茶,吃正宗川菜;窄巷子是以西式饮食文化、艺术休闲为主的休闲生活品味区;井巷子汇聚了各类成都特色小吃。

6、新疆国际大巴扎

新疆国际大巴扎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意为集市),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大巴扎内部贩卖着各种各样的新疆特色美食、手工艺品,品种多样。

7、武汉江汉路

江汉路,是中国最长的步行街,有“天下第一步行街”的美誉。

这里小吃、餐厅云集,热干面、周黑鸭、牛肉粉、豆皮等武汉当地小吃在这里都能吃到。

另外,江汉路周围的很多大型商场,地下商城都有美食街以及各种小吃店。

8、厦门中山路

中山路是厦门现已保留较完整的展现近代历史风貌的旧城街区。

除了各类商店,琳琅满目的各色闽台小吃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小吃店有八婆婆烧仙草和黄则和花生汤等。

周围分散的许多小巷子里,还隐藏了很多苍蝇馆子,更值得一尝。

9、上海田子坊

田子坊由上海最具特色的石库门里弄演变而来,很小资的地方。

在迂回穿行的弄堂里,除了有各类特色小店和艺术作坊外,还有诸多茶馆、露天餐厅、露天咖啡座、小吃店,另外众多沪上知名的创意工作室应有尽有。

为什么有人要去打卡那些环境简陋又很偏僻的苍蝇馆子?

虽然都说北京没啥好吃的,但那是因为大部分人朝九晚六的没时间去探索。我有几个北京朋友,土生土长的,就给我介绍了几个看不上眼但一食就知的美味“苍蝇馆子”。我这就给您各位介绍介绍,哪几家不吃会后悔,吃了忘不了的苍蝇馆子~

——————————————————————————————————————

1.陈记虾爆鳝面馆人均:40

主推:虾爆鳝面、猪肝拌面

这家虽然是江浙菜,但是真的很受北京当地人欢迎的。鳝鱼是每天现杀出来的,端出来的面有一段一段的鳝鱼丝,而且是小火现炒的浇头。试问现在北京有多少现做浇头的店铺~

猪肝拌面就因人而异了,口味稍微偏甜一点,可能不爱吃甜的人不习惯。但是猪肝真的很嫩,而且闻起来没有腥味儿,切的也挺薄,配面真的刚刚好!

喜欢吃江浙菜的一定要试试哦~

——————————————————————————————————————

2.芳姐炸串?人均:44

主推:鸡皮、炸菜花、炸包菜(蔬菜类更好吃点)

这家就是真的藏在居民区的苍蝇馆子,据说他们家原来是推车的小摊贩,因为真的很好吃,收入上来了才开的这么一家馆子。开了二十年了,有的人从小吃到大!

他们家我喜欢吃鸡皮,烤的滋滋作响,酥脆滴油,配上点辣椒面,啧,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另外他们家的烤蔬菜也很好吃,烤肉这些中规中矩,但也仅次于新疆烤肉了。真的,不来一定会后悔!

——————————————————————————————————————

3.艾旦木新疆美食人均:80

主推:烤馕、羊肉串、羊排、烤包子

这地儿就比较难找了,在十里河站下去附近的一个高架桥下面,门面特别不起眼,但是是真好吃啊。那会子五点就要去占位置了,要不就没了。

他们家的串儿价格也不高,也就是3.5块钱一串的。老板新疆人,也不太会说汉语,很多时候要你自己找座位自己去拿串儿给老板,主打一个自助。但是他们家到六点基本上就坐满了,能不好吃吗!

烤羊肉的话就是原汁原味的新疆烤肉,用的料贼新鲜,应该都是新疆现运过来的。不过最好吃还是羊排和烤包子,每天六点半以后才有,老板兄弟烤好了现拿来的,一口下去满嘴流油,但又不膻。

信我的,不来真的会后悔,也不知道他们家还能开多久呢~

——————————————————————————————————————

4.宝光熏肉鞋底火烧人均:30

主推:肘子火烧、熏肉火烧、肥肠火烧

这家跟一般的火烧不一样,他们家是河北的衡水火烧,面皮酥脆,很香,而且很大一个。熏肉和肘子肥肠都卤的耙耙软,不用费劲嚼,一口汁水就进嘴里了。放进火烧里面吃,那是神仙都不换啊~

据说这家好像是北京唯一的一家卖衡水火烧的店了,有兴趣一定要去尝尝,要不吃不到了!

乐山最好吃的苍蝇馆子

坐标重庆,老街旧城里有不少市井老馆子的,叫幺店子和苍蝇馆子都可以。其实这些市井小店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里司空见惯的馆子,习惯了去吃个饭什么的。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的井喷式发展, 美食 类自媒体和大V争相打卡,年轻人追热点也前往打卡,于是很多影响力仅限于某个居民小区的老馆子便火遍了全城。

先说说这些 市井老馆子的显著特征 吧。从地理位置上讲,大都位于老街旧城,有的面临拆迁即将消失;从环境上讲,根本就没什么环境,破旧的老房子,斑驳的岁月痕迹,餐桌已经被油渍深深浸润;从味道上讲,大体上是中老年居民喜欢的风味,味道家常,菜式以传统家常菜或江湖菜为主;从服务上讲,根本就没什么服务,大都是家庭店或夫妻店,服务粗放,风格火爆,嗓门大。但就是这样的食肆,是我们小时候的成长记忆,80后是最乐于怀旧的一代。

为什么要怀这种市井老城环境的旧?因为城市发展太快,过去十来年高楼大厦平地起,老城旧街被拆了很多。抬头就是繁华的都市,老城市井气息似乎变得有点物以稀为贵了,当然重庆还是有很多市井老街区的,你得用脚步去 探索 才行。见惯了都市繁华,吃久了装修精致味道特色不鲜明的餐厅,总得找找不同的味道来调剂一下,毕竟 大多数人在饮食上是喜新厌旧的,是需要经常换换口味的 。本来大家只是在家附近的老馆子吃,结果社交媒体的发展,让我们知道了更多看起来很不错的 美食 和市井馆子。

美食 自媒体打卡市井 美食 是为了与众不同, 获取流量和影响力 ,本质上是逐利的,客观上带火了很多老馆子,客观上带动了打卡老馆子热潮,客观上让大家又开始去追求正在消失的老味道。很多食客跟着热点推荐去打卡, 一是为了追热点,二是为了晒朋友圈显摆,三是为了追求味道 。大家在网上的共同作用,便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打卡老馆子的行动当中来,形成了更大的热潮,带火了更多的馆子。

吃货的本质是追求味道,追求独具特色的味道。就我自己打卡市井小馆子的亲身经历而言,大多数味道都是挺不错的,有的会有不少惊喜,比如何姐餐馆、临华饭庄、无名豆花、四维豆花、大佛饭庄、寸滩无名小炒、刚子蹄花等等,在徒步过程中偶遇的面馆和小炒就更是不计其数了。这些馆子有个共同点,就是滋味比很多餐厅的要浓郁,江湖风味比家里自己做的要浓烈,好吃,下饭。至于价格嘛,不一定很便宜。

记得十几年前靠做家教挣生活费的日子,目的地是老铁路旁某小区,在铁路旁有个小炒摊,每次都是在这里吃过晚饭再过去。最喜欢盐煎肉和回锅肉,米饭和米汤都是免费的,每次都是两大碗米起步,一顿下来才5块钱,现在都还记忆犹新。当然这个小炒摊早就不再了,那里在几年前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商场。

苍蝇馆子更接地气,更能体现当地的饮食风格。

环境简陋又偏僻的小街背巷,那里的苍蝇馆子能屹立不倒,红红火火,是真正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挑剔顾客的筛选,饭菜的口味、份量和价格才更值得称赞。

到一个城市,那些所谓的网红店,必打卡处,去看看热闹足矣,或尝尝鲜也行。

应该去的,是居民区,七折八拐的小街,找一处当地人众多的苍蝇馆子。

点几样老板推荐或销量最好的当地菜,坐在斑驳或包浆的桌子旁,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热热闹闹的食客,听着纯正的当地口音(大多听不懂),吃着或辣或麻或酸或甜的本地菜,才会有“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跑到当地人待腻了的地方”的感觉,才觉得自己接近了这个城市。

有时会遇到热心健谈的老板或服务员,上前问“吃不吃得惯”、“饭菜合口吗”、“你们哪里人?”等问题,开心的和他们聊天,为听不懂或或理解不到位,双方哈哈大笑,也趁机讨教讨教攻略。

菜香不怕巷子深,苍蝇馆子最本真。

因为真正的美味在民间。小馆子,能活下去,就说明他有自己的特色,口味能迎合一众粉丝,只要有1000甚至100个人每天去吃,它就能活下去。各种料给的足,使劲放,能把味道做到极致,所以好吃。一但做大了,连锁了,一切都标准化了,需要迎合10万甚至几百万人的口味,各种料就不敢猛放了,味道自然就不行了。所以,美味在民间。

真正的 美食 不在殿堂,而在市井之中,并不是说他有多么好吃,而是他更适合大众的口味,何为 美食 ,大家喜欢才是硬道理

哪个城市好吃的多啊?

苍蝇馆子是指价格低廉、环境简陋、但味道很好的小餐馆,通常由老年人经营。在乐山,苍蝇馆子是很受欢迎的地方美食,吸引了许多食客。以下是一些乐山著名的苍蝇馆子:

1.熊家婆: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学道街,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苍蝇馆子。熊家婆以麻辣火锅和串串香为主打菜品,味道非常好。

2.老地方:位于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南路,是一家环境简陋但味道很好的苍蝇馆子。老地方以红烧肉和炖鸡为主打菜品,口感鲜美。

3.谭鱼头: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南大街,是一家以鱼头火锅为主的苍蝇馆子。谭鱼头的鱼头火锅味道鲜美,辣而不燥。

4.小李子:位于乐山市市中区花园街,是一家以麻辣火锅和串串香为主的苍蝇馆子。小李子的菜品种类丰富,味道很好。

5.刘婆婆:位于乐山市市中区西大街,是一家苍蝇馆子。刘婆婆以炖鸡和红烧肉为主打菜品,口感鲜美。

总结起来,乐山的苍蝇馆子是非常值得一试的地方美食,它们虽然环境简陋,但味道很好,吸引了许多食客。

为什么苍蝇馆子永远比大饭店的人多?

成都

成都的美食太多了,火锅串串担担面,夫妻肺片龙抄手,冒鸭子、甜水面、三大炮、老妈兔头......听到都流口水;成都比较出名的小吃街在电子科大的建设路,还有奎星楼,以及藏在各个巷子里的苍蝇馆子,等你发现它的美味!

重庆

没有啥子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重庆,除了重庆小面、酸辣粉、万州烤鱼外,夜晚霓虹下,全是火锅的故事。相比于成都的火锅,重庆的火锅更辣更刺激,让你吃下的第一口,就能感受到重庆这座城市的火热。重庆人的性格就如同火锅的味道一般,直爽大方,热情泼辣;而重庆的4D魔幻建筑,又会让你分不清东南西北,不是上坡就是下坎。

重庆的人与城市的奇妙结合,自带一种烟火气息,会让你感觉身处于江湖之中。如果你不认识路了,你可以问路边的重庆人,他们会很热心的告诉你如何走:前头一直直走,看到一个牌牌左转,再跟到上个坡坡,顺到坡坡走一哈哈就到了哈。这时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绝世高手,因为你根本听不懂他的武功秘籍。

广州

广州的早茶可以说是精致中的极致了,茶点有:叉烧包、肠粉、薄皮虾饺、皮蛋瘦肉粥、水晶虾饺、叉烧包、榴莲酥、蒸肠粉、豉汁凤爪等等。茶类又分为:发酵茶,乌龙茶。

早晨在美食中唤醒一天的活力,吃完早茶,年轻人赶去上班,老年人继续喝茶聊天,这样一种惬意的早茶文化,让人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食物背后的用心。你只有来到广州,吃过这里的美食之后,才能理解他们对于食物精致和品质的坚守!

西安

作为“面食之都”,这里有油泼面、biangbiang面、岐山臊子面、肉夹馍、裤带面、冷面、羊肉泡馍……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也是喜好面食者的天堂。之前去西安旅游,随意走进了一家面馆,没想到它的面之劲道,之好吃,不得不由衷的感叹一句西安的面食真牛。

西安这座城市如同它的面食一样厚道,如同它的城墙一样坚固,十三座王朝的古都,也影响了西安人的性格,豪气大度,耿直开朗。

北京

炸酱面、驴打滚,北京爆肚、烤鸭、卤煮、豌豆黄、炒肝、豆汁......可以说,北京的美食在挑战你的味蕾极限,上一秒还在为北京烤鸭的美味而惊叹,下一秒被豆汁臭到神志不清。传统与创新交织的北京美食,也为北京增添了北京特属的烟火气息。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我认为第一个就是,这些苍蝇馆子的口味肯定大多数都不错。食客们,老饕们,都讲究一个吃,吃的是一个口味,吃的是食物。这种来自于食物上的奇妙烹饪技术将美食呈现在苍蝇馆子里,成功的将原来店面,卫生上的不足问题解决了。让人感觉为了美食去体验一下苍蝇馆子也没什么。

第二点是,我认为苍蝇馆子还代表一种市井文化。苍蝇馆子这个概念是在成都的烈火烹油中产生的。川菜的麻辣,红油的热烈,以及食客对美食的向往,都可以在这种城市的市井文化中找到根源。

曾经去过成都,虽然呆的时间算不上长,但是成都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的深刻。火锅店里的长板凳,串串店里的签子桶,都是非常能够代表他们的一种美食文化的。四川人对于美食的钻研和给予美食的高度评价是很多的城市都不能与之相比的。“是苍蝇馆子又怎么样呢?只要这能称得上是美食,它就是一家合格的馆子。”大概很多的食客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在寻找美食的过程中,也捧红了一批走一批的苍蝇馆子。

他们一般是个人营业的小本生意,肯定是比不上连锁的餐馆和光洁豪华的大酒店。实际上,苍蝇馆子并不会有太多的苍蝇,毕竟一个饭馆要能开业,肯定是在工商局啊卫生局之类的机构进行过审批了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

苍蝇馆子适合约上三两好友,能喝酒能吃肉,管它环境是否精致,美食的灵魂就藏在碗里锅中。朋友之间一传一,一传二的,苍蝇馆子的食客也就越来越多了。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是一本由吴鸿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15-11,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一):小馆子里有大文章

苍蝇馆子这种叫法似乎只存在于四川,但是即便第一次听到这个叫法的人也很容易理解个八九不离十,就是那种街边巷角的小餐馆,装修不讲究,卫生较为抱歉,没什么档次,更不会有人坐在里面讲品味。尽管看上去如此但是味道却别有一番风味。这种小馆子一般品种不多、创新不够,更不会请人做宣传做推广,能够遗留下来并且拥有自己的“粉丝”,完完全全是靠的“味道”,这是真本事!

个人也是比较喜欢有特色的小餐馆,不长时间就会想去外面解解馋,想的不是西餐、韩式料理,也不是服务员全称伺候的酒店,而是小馆子,哪家的烧麦好吃,哪家的炒面够味,哪家的水煮鱼最过瘾,这些心里面都门清!不管是出差还是旅游,只要有机会,就会寻找市井气息最浓厚的地方转转,往往能吃到很棒的特色小吃,每当这时候,不仅仅是味蕾,连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满足和得意!

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最让我心动的不是可爱的大熊猫,不是诸多如九寨般的美景,而是川香十足的美味。《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中记录了40家四川苍蝇馆子的招牌美食,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照片,再加上作者关于做法、工序、用料的介绍和超赞的味觉体验的描写,直叫人咽口水。除此之外,本书还附有成都苍蝇馆子50强的名单,可谓是一个为吃货们量身定做的超级菜单,又像是一本美食秘籍,如果“好吃嘴”们也有江湖的话,想必这本书也会招来一阵血雨腥风,引得大家争夺。

物以稀为贵,反之亦然,在满大街都是美食的四川,要想“贵”到唯我独尊,就得有特色,有味道!不得不说作者在选馆子这件事情上还是非常敬业且颇有水准的,不仅走遍了大大小小的苍蝇馆子,还把多年来体验苍蝇馆子的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民以食为天,可见“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读者们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哪家的肥肠好吃、哪家的火锅有特色、哪家的菜百吃不厌,更多的是从中体会到作者与朋友们的幸福的觅食经历,从而产生要去享受四川市井生活的冲动和向往,这就是苍蝇馆子的味道、苍蝇馆子的魅力!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二):苍蝇馆子的特色一样精彩

给吃货一个定义:贪吃的人,指就会在家赖着,光吃不干活,不会赚钱贴补家用。错!我要与大家说的吃货是喜欢吃各类美食的人,是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美食客、美食家。这也不足为奇,其实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吃货,每次在一起谈论时,他总能说出几个比较有特色的馆子,几款有特色的菜肴,弄得你抓狂,非想尝尝不可。不过我真不是吃货,如果你问我哪里有美食,那你得失望了。

我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位吃货,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他的名字叫吴鸿。首先要与大家说说两个概念,一个是舌尖上。《舌尖上的中国》大家都很熟悉吧,专门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通过不同地域的美食,又介绍了不同地域人的生活习性,自然文化。还有具有中国特色的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让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正是如此,才会有一种舌尖体的诞生,可见大家对这个节目的喜欢程度。所谓的苍蝇馆子,自然是一些城市街巷边边角角的小饭馆。里面的东西或许不是最好吃的,却一定有着特别的味道。它的环境或许无法让你满意,但是老板一定最亲切,菜价一定最便宜,厨师一定最卖力。当然这里最有意识的一定是三三五五的人,大块朵颐吃得酣畅淋漓的画面,甚至还会高声讲话,无所顾忌地大笑,这就是苍蝇馆子的魅力所在。而成都人将其发扬光大,他们喜欢把味道不错,但环境很破的小餐馆叫苍蝇馆子。苍蝇馆子小如蚊蝇散落,店铺绝对够旧、够破、够简陋,但是不管那苍蝇馆子巷子有多深,门脸有多小,四川人都能象苍蝇一样,追逐着味道找到这些不打广告从不宣传的小店。苍蝇馆子虽小,但开着宝马奔驰,穿着西装革履的精英和穿着粗布背心的工人们同踞一隅,坐在破破烂烂的桌椅旁一起品尝美味,这也算是一个奇景吧。

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如曹家巷明婷饭店、奋进小院坝土碗菜、百家南街莫家牛肉馆等等散落在四川的苍蝇饭馆,与一些吃货们分享这些饭店的招牌菜,经久不衰,让人留恋的口味。其实我一直想能够将一些穿着西服,开着大奔的人都吸引来,与那些所谓的底层人一起抢夺美食,甚至不怕丢了自己的身价,真不容易。要知道人本没有三六九等的,为何大家会觉得穿西装,系领带的人就应该出入名贵饭店,去吃山珍海味,而不应该聚到市井小巷吃廉价食物呢,可见我们自己就把自己分了等级,对于美食而言,不管你这里环境如何,吸引大家的都是味道,那种无法忘怀的味道。

关于吃,大家肯定都是各有各的见解。我也一样,这本书中介绍的一些菜肴有的我是不喜欢的,作者也说了,去这些地方吃饭的人,不都是奔着一种特色去的,或许你不喜欢吃这款,但你肯定会被另外一款迷住,总有一款会让你流连忘返。这让我想起小的时候去还挂着幌子的小饭店吃的烧麦了,那是我第一次吃烧麦,现在想想还流着口水,因为后面也吃了不少家店里的烧麦,都不觉得有多好吃,我想可能是时代变了,也或许是没有了那时的心境,但是现在要是也能找到那时的感觉,一定会很兴奋,这就是吃货的心态。

不能再写了,有些饿了。现在想想不能总看这样的书,看过之后兜里的银子直往外蹦。开个玩笑啊!勿怪!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三):生的恣意 食的鲜活

记得几年前看《非诚勿扰》的时候,有个胖乎乎的男嘉宾的愿望是找到一个可以和他一起吃遍所有美食的妹子,相携一生。这个愿望朴实的可爱,又幸福的一塌糊涂。相信每个“好吃佬”都有这样的感受,最幸福的莫过于有人陪你一起吃好吃的,最难过的莫过于吃到绝妙美食,却不知同谁分享。

吴鸿就是个幸福的“好吃嘴”,他总能找到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吃嘴”去吃,去乐,生活中的朋友也好,网络中的朋友也好,如何相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有一颗虔诚寻找美食的心和无数身经百战精准无比的味蕾。吴鸿在《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里介绍了四十道好滋味的菜,以及记忆里和这些菜有关的故事,我们在文字交错间,看见了白腾腾上升的雾气,听到了笑闹唱骂的声音,闻到了麻辣冲鼻的川香。不管这些小馆子是不是有名,经这本书一记,一定会更加有名了。但愿这些苍蝇馆子能永远保持这份寻常市井的烟火之气,合了本地老人儿们的胃,也让我们这些外地人,都有机会在某一日进川寻访,一解心头馋。

拿到这本书,我跟同事俩凑一块看,我看文字,她看图。她指着菜的问,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我犹豫了会儿,大概是这个,哎呀,又好像是那个,哎呀,作者也不在下面标一下,臣妾实在是对不上号啊。苍蝇馆子重味疏于形,有些菜色对于我等外地人来说,实在是除了红油浓汤,看不出来里面都有些啥。不过对不上号也没关系,她继续看图,我继续看字, 居然也能看到馋虫外冒,遂开始考虑起请假去四川玩的事起来。果然能够成行的话,即使不带护肤品化妆品漂亮衣服,也是一定要带上这本书的。

提起四川,联想到的就是麻辣鲜香,是个好吃的地方。当地人管味道道地的小馆子叫苍蝇馆子,作者在后记里详细分析了一下这一叫法的来由。其实拥有众多苍蝇馆子的美味城市在中国还有很多,只是叫法不同,比如我大武汉,各种好吃的也是数不胜数。四川人把爱吃之人叫做“好吃嘴”,武汉人则是亲昵的叫成“好吃佬”。在武汉,做餐饮容易赚钱也容易赔钱,一家好吃,天天门口排长龙等翻台一个小时也不稀奇,专程从汉口到武昌就为了吃一顿的也是常事;隔壁家难吃,对不起了,从开业到关门,也就不过个把月。一家门庭若市一家冷清到招苍蝇,现实就是这么 *** 裸的打脸,好吃佬们也就是这么认真。

私认为,一座充满“好吃佬”的城市才是一个生动鲜明的城市。你可以笑她不够精致,可以说她太市井,可以嫌弃她不够光鲜,却无法否认她的生机盎然。生活生活,本就该是生的鲜活,如果不能在香气蒸腾中大快朵颐,不能给予身体最基本的抚慰,又谈何生活。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四):在成都的一定看看

虽说美食书已经成为像侦探小说一样的类型文学,写作方式十分固化,但这本书我还是老早就想买了。

无它,毕竟我就在这儿,耳闻目染,看着亲切,来个按图索骥也不是没可能,尽管我并不是个爱吃的人,估计也就看看,看着就饱了(非贬义)。

苍蝇馆子这个说法我是从海龟那儿听来的,以前并不知道,四川人从河北同学口中了解四川方言,也是极惭愧。

书看了一大半,作者写法非常随意,就是日常里短,叽里呱啦,吃友、菜品、味道巴拉巴拉,这些店所在位置我很多都去过,是在地图定位后才发现原来我去过。

就我个人感受来说,尽管作者写了这么多篇,其实味道都差不多,川味的味道差别实在不大。

吴鸿先生是出版人,就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可惜英年早逝,前阵子的事(2017.06),和吃有点关系,并非我不积口德,而是吴先生自己在书里说的:“住过医院,知道身体不好有多苦,全都是好吃惹的,自然不敢大意了。”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五):川菜小馆子吃喝攻略

川菜小馆子吃喝攻略

读《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by烟波浩渺1980

一看本书名,一定是被“苍蝇”二字所困惑,流沙河在前言中解释:书中的苍蝇一词是成都人的谐谑,自占地方,不让你来贬损,亦智慧也。作者吴鸿选的苍蝇馆子,即旧时的红锅小馆,店堂窄,地上脏,桌面腻,菜品精,价钱廉,味道好。这便是本书中的主题。

凉粉、肥肠、蹄花汤、豆汤饭、冒菜、沙县小吃、农家菜、羊肉汤、鸡汤还有私房菜等等,不知道为啥,这些菜沾上四川的二字就让人流口水,馋的要命。

对于热爱辣味的吃货来说,这本书是绝对没有抵抗能力的,仅是书名就已经打败我。请原谅书名党的存在!书名取得好,一眼就勾人,可以分辨清书中的内容写得是什么。本书完全可以当做美食攻略和地图使用。到哪里吃,点什么招牌菜,这菜的前世今生都是清楚明白的展示。但是作为游客来说,想吃完书中介绍的馆子,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也很难。这就是不是本地人的悲哀。

对于四川我也并不陌生,每年都回去重庆玩上两三周,总会抽出三四天时间去四川耍几天,名胜古迹+美食是必游必吃的。一下火车就会闻到浓浓的火锅牛油味,在四川吃就是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没法逃脱。朋友都会问我四川好不好玩,我的回复必然是:好吃。旅游时也会拍回来很多美食照片,更更美食博客,但都是浮于表面的“好吃”、“还想再吃”的层面上。对于吃货来说废话别多说,菜端上来能想着先拍个照就不错了,没直接吃就算是万幸了。

本书我主要关注的是书中美食,到底作者写得如何,反而不是那么在乎。然而作者号称是“好吃嘴”,吃遍四川最有代表性的苍蝇馆子。这浑身散发的就是 *** 辣的味道,这文章、这、这情感、这经验都是靠“吃”出来的。

个人感觉写美食非常“沾光”,因为很多人没吃过,又想吃的想法;很多人吃不到,又非常想去吃。于是写文得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作为热爱麻辣口味的人来说,四川简直是吃货的天堂。只要不怕长肥,只要肚子得空,并不需要花很多钱钱,就可以满足嘴巴吃吃吃的欲望。

作者吴鸿的文不会给人浮于表面美食介绍的感觉,读其文章就能明白他作为资深吃货身份,绝没有夸张。对于本地各种小馆子的吃吃喝喝,他绝对不是只吃过一次两次,而是吃过很多次,甚至了解这个馆子的历史渊源,更乐意与店家攀谈,询问制作窍门和秘方。即使店家有所保留,也会让你觉得他可以了解其中的配料大致是什么。

同时作者也会科普川菜惯用语言和俗语,例如:鲜椒跳,关键是跳字上,跳即跳水,是自贡一带的叫法,如跳水泡菜,成都叫洗澡泡菜,指泡菜的时间不长,一般只是隔夜,能保持蔬菜的鲜嫩而口感清脆。

在四川话中很多叠音词,在书面很难用文字表现出来,作者在普及川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作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就可在书中体现出来。例如:老四川旧时顺口溜“稀饭干饭茫茫,肥肉瘦肉嘎嘎”。茫茫是饭,嘎嘎是肉的统称。是四川人旧时对小儿们说的话。吃茫茫吃嘎嘎,小儿们一听有嘎嘎吃,必定欢天喜地,大人也跟着开心。“茫”和“嘎”两个字是音,正确的写法肯定不是这样写的,怎么写,问我,我也不知道。

这个听方言的音写不出字的现象,在那个省都会有,多数人都可以理解。关键点在于作者释义能力,这点书中的释义完全没问题。

对于我这种外地来的游客来说,川人特别热情,如果有问路的需要,他们一定会很热情给你指路。但是于我认为,四川话相当于一门外语,虽然他们很好,努力的讲“川普”,可惜我还是听不懂,真是无比惆怅的事情。除了热情还表现在实诚上,他们并不会听你的口音欺客,给食物涨价或者少放材料,即使不好沟通,只要按图和文字指照来,人家上什么菜给你也上什么菜。对于吃,四川人那真是没有再认真和讲究的了。吃在四川这话诚不我欺。

对于我这吃货来说,心中生出百般感叹,下辈子好想嫁到四川去,要是淘宝再能快递包邮就好了,完美!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email protected]。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六):怪诞名字的背后

前一段时间看陆文夫的《美食家》,见他详细地剖析苏州菜的结构,无论每一步都是细有讲究,不禁对食物提起兴致。特别是看到他写的-----世界上的事往往是会做的不如会吹的,会烧的也不如会吃的时,更是对食物产生一种独特的情感。不管怎么说,每次看有关食物的文字,总是有一种琐碎、平淡之感,想必这正是生活独具的味道,吃到最后,一丝甜意润喉。吴泓的这本书亦是如此,我是被怪诞的书名吸引过来的-----《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不得不说,作者吴泓实在是从热气腾腾的食堂里走出来的人物。

他像个孩子似的对每一顿饭菜充满新鲜感,记住它们的名字,并且拍出好看的照片,在书中,他没有提起食物的做法,他倒是细腻地写出自己的口感,各有味道且各有脾气,这就是苍蝇馆子里的食物。苍蝇馆子,卫生条件不好,没有精美的装修,然而食物的味道却是好极了。序言中,美食家袁庭栋已经揭示了该现象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做饭的人对食物有感情、用心,他们会分析食者的口味,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技能。如此情节并不会产生动人的故事,所以书中没有关于食物戏剧性的情节,作者只是记录下来他和朋友们的觅食生活,其实就藏在点滴间,就发生在苍蝇馆子里。

要完全承认书中没有故事性,我也是否认的。例如,在吃黄吼火锅之前,左老师,即火锅店的老板,会向作者一行人,询问“食者中是否有老人、小孩”一事。问其原因,左老师这样解释,“如果有老人和小孩,我就要把味调得淡一些.....老人一般都要吃淡些,娃儿不能吃太重的味。年轻人就是要味浓些,淡了吃起来不过瘾。”这些事件,其实就是故事。厨师了解食者的口味、健康后,才能为其更好的呈献食物,这才是厨师该有的品质,而他们呈献出来的一碗水,或者一道简单的饭菜,亦是他们的心意。如此举动,贴近人心,苍蝇馆子想不受人欢迎,都很难!

作者也不太喜欢餐馆卖故事。我猜测原因:馆子负责给食者提供美食,食者只管吃,吃出来的饭菜味道才是真实可信的。一旦有了情怀,对食物的味道也会产生变化。食物的味道也会自发性的“变质”。不给它增添故事和情怀,还原它的本来口味,这是食物与味蕾的相处之道。我们这些食者,需要给味蕾空间,需要去了解、亲近厨师的心意。如此,甭管苍蝇馆子多拥挤,吃的整个过程,也会舒服开心的。

当然,作者吴泓如此了解苍蝇馆子,他也是非常了解食者的。他知道“成都人的嘴最挑,做餐饮要不断地革新,改良菜品,新鲜稀奇的吃食是成都人的追求。”所以,他们这些食者,觅食的过程,也看得有趣儿。只要大伙都想吃好的,不管多远,不管识路与否,都会驱车前往。一旦爱上了某样食物,一有机会就找去吃。吃过的菜,过了那么多年,也还记得。

在书中读了太多关于苍蝇馆子里的美食后,深深地了解了食者爱美食缘由何在,并非控制不了自己的味蕾,而是他们清澈的眼光停留在了食物上,用这种方式对待枯燥无味的日常。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七):一个好吃嘴的呼应

话说看到书名以后,我立即注意到四川和苍蝇馆这两个词。对四川的饭食,一说起来我简直停不下来。

一个人第一次旅游是成都,对成都杜甫草堂附近的糖油果子,伤心凉粉,文殊院旁的少城小餐,宽窄巷子跟前的无名肥肠面,以及青羊宫里面的斋饭,吃完以后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无法忘怀。每每有人问我去成都怎么样的时候,我都竭尽全力规劝:赶紧去,去得越早吃得越好!真的,成都人会生活懂美食是出了名的。

13年春节期间在阳朔做义工,认识一对来广西旅游的成都母女,和她们聊天的时候差点没把我腰笑断。其中的女儿参加过家门口超市举行的嗑瓜子比赛,并荣获四川省嗑瓜子比赛速度最快第一名,后来好像被贵州哪里的人给打败了。她们还告诉我,每到瓜果蔬菜上季时,超市每每会举行吃草莓比赛啦,吃西瓜比赛啦,吃猕猴桃比赛啦等等,无知而见识少的我被这奇怪的比赛惊得一愣一愣的。

最好笑的是,她们在我询问成都好吃的苍蝇馆后告诉我,在春熙路还是哪里有一家小店生意超级好,有一次她们去吃饭的时候,看到桌子附近站着形形 *** 的人,有人衣冠楚楚,有人西装革履,也有人衣着褴褛,他们默默站在吃饭的食客桌子一旁,一旦客人们吃好离席,他们立即冲上前去吃剩菜剩饭!这是什么鬼?我当时和我的眼珠都惊呆了,亏的母亲生我的时候给了一副不大的眼睛,否则我的眼珠子一定会脱框而出。我们热烈的讨论了这些人为何这么做却丝毫没有头绪,只能悻悻然睡了,后来一直想询问知情人,却又一直没机会。记得她们还说,那家生意超级好,好到每年老板娘都会带着员工公费出国旅游,12年去的是马尔代夫!我们好像都对此表示了羡慕嫉妒恨,并隔空表示老板娘请收我当服务员吧。

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成都人一直都是会生活的美食家。读作者吴鸿这本书,更让我了解了成都乃至附近那些不为普通人知的苍蝇馆,这本书可以当得起是一本介绍好吃食的地图册,但更多的,是每一家苍蝇馆特色的介绍,以及串联在这些食馆之间作者对美食的情谊。

正如美食家袁廷栋所言,真正的美食家要“知味”,知道的是难以被语言所形容的,只有眼观,鼻嗅,舌尝,口感,继而心领神会的综合的美感。也许有人认为只有高大上的米其林五星级的酒店才能有这种无上的美感。但是这本书恰恰讲了那些世俗的,好像上不得大台面的苍蝇馆。平淡朴实而又富含四川当地语言语气词,每次看到像“要的”之类的就忍不住会想到那些短小精悍而做做饭好吃的四川人来。在作者眼中,这些门面不大的苍蝇馆老板们大凡为了生存而拼搏,必须竭尽全力钻研出美味以留住顾客,是以,馆子虽小美味却不少。

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也许终其一生也很难吃到所谓的五星级酒店。而我们的生活却是大多数与这些普通的苍蝇馆打交道,味道好不好吃,老板用没用心,一吃即吃的出来,不用别人过多点评。大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成都好吃客的眼光更是如此。而作为其中的老饕,作者写出的这些馆子,更是经过大家无声的评判。

对书中所提的肥肠酸辣粉啦,卤菜冒菜啦,江油肥肠啦,罗鸡肉,豆腐皮啦,看的我口水忍不住滴滴答答的,寒冷的冬夜看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美食,真是看的人不能自己。据说西安通往成都的高铁很快就开通了,到时候只需要四个小时,周末就可以去成都大吃一通,到时候一定要把书中提及的馆子一家家吃过去。对了,书的最后竟然还贴心的列了成都苍蝇馆50强,只能说,成都人实在太实在太会生活了。